在這個短影音時代,身為一間影像工作室,我們接過不同種類的拍攝或後製工作,希望以我們的觀點,跟想經營自媒體的你分享一些,成為影音創作者必須知道的步驟和事項,讓你在YouTube、IG reels、TikTok等社群平台上暢通無阻!
▌相機
你可能會想「相機這麼貴!我用手機拍一拍就好了!」
但是因為手機拍攝的質感和一些規格設定依舊會受限,例如手機夜拍感光不夠,導致畫質不佳。
所以還是比較建議準備一台符合你頻道需求的相機做主要工具!
・翻轉螢幕
初階創作者剛開始很可能是一人作業,這時獨自拍攝又需要監控螢幕就成為關鍵,配有「可翻轉螢幕」的輕便相機就會成為一個好選擇!
例如:sony ZV系列、Nikon Z30、Canon EOS R10等相機
・技術規格
畫質的部分,目前市面上的相機基本都有支持到4K拍攝,符合一般YouTube影片需求,但是如果畫面需要高速效果(慢動作)的話,就要特別留意fps幀率的部分,挑選有支援120fps或180fps的,讓你的影片更吸晴!
・特殊用途
需要登山、水下攝影或是全景攝影的人,就可以考慮Gopro、Insta360、Dji action等運動相機,只是處理這些影片相對需要較高規格的電腦配備,需要注意!
▌鏡頭
你可以考量頻道拍攝內容和條件,挑選鏡頭,其中能適應較多環境的「變焦鏡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建議經常需要手持相機對著自己錄影的話,就需要選擇20mm 以下的廣角才不會臉在畫面中看起來很大。
▌腳架
入門者可能會認為有相機就好,但其實搖搖晃晃的畫面,反而會讓觀眾出現「暈船感」,像剛坐完遊樂園的咖啡杯一樣,感到天旋地轉,自然也不會喜歡你的影片。準備一支腳架,讓畫面平穩清晰在這時候就很重要。
▌麥克風
麥克風很重要!麥克風很重要!麥克風真的很重要!
很多人誤以為只要用相機內建的麥克風就好,但其實那個收出來的聲音根本是在考驗剪輯師的聽力,環境雜音比人聲還大聲😭…。聽覺效果差的影片,會嚴重影響影片內容和觀眾觀看品質!
準備一組迷你麥克風,讓觀眾能更沈浸在你的影片內容!
注意要有相對應拍攝人數的麥克風!
拍攝人物2位,麥克風就要選擇一對二!
▌燈光
「可以把我再調亮一點嗎?」有時候我們會接到這種請求,但有時候並不是剪輯師做不到,而是把原本偏暗的畫面硬是拉亮很多的話,畫質會降低非常多🥲。
如果可以的話,還是準備一些補光燈會比較好,不用一開始就像專業攝影棚那樣配置大又昂貴的燈具,可以從小盞的LED補光燈開始。
例如:Godax、Ulanzi等品牌
開始拍攝後,可以將拍攝分成 前製、拍攝、後製,以下是每一階段中都有必須特別注意的事項!
▌前製
・主題:在拍攝之前,不可能什麼都不準備就開始嘛!你一定會根據自己的頻道設定這一支影片的主題,例如:開箱、體驗美食、美妝、旅遊…等。
・腳本:很多人都覺得YouTuber靠的是即興的能力,但其實初期的YouTuber在還沒準確設定頻道走向之前,還是需要一份腳本。腳本不需要非常詳細,但至少要有開頭、流程和結尾,這樣在拍攝時既能省時間也比較不會遺漏內容沒有拍到。
▌拍攝
・相機設置:確定檔案規格(1080p / 4K等)、幀率(29.97p / 30p / 59.94等)、ISO、快門、光圈等設定是符合之後影片後製需求。
另外,如果想要後製剪輯能對畫面做縮放、裁切等需求,就至少要錄製比最終輸出影片還大的規格
例如:1920×1080 的最終影片 ➡ 錄製3840×2160影片
・對焦:不管多漂亮的畫面,只要沒對焦就什麼也看不清楚,一定要確定自己畫面有對焦成功再開始錄影。
・錄影:按完錄影鍵後,絕對一定要確定相機有在錄影,有一些畫面是沒有辦法重錄的,只有一次機會,所以一定要確定有錄到!
・B roll:如果可以的話,盡量多拍一些關於主題的畫面,這樣會使影片後製空間增加,讓影片更加豐富,豐富的影片內容,會讓你增加更多觀眾。
・現場回放檢查:這一點真的非常非常重要!想像一下「你從台北到台南,去錄製某一家餐廳的美食,結果回到家才發現錄好的影片中間有問題、有一段聲音不見了或是一段畫面黑掉了」這絕對很崩潰😱!所以,現場可以快速用相機回放拍好的畫面,以快轉的方式做檢查,避免檔案有誤。
▌後製
後製對影音創作入門者而言,算是一個比起拍攝更吃技術的工作,必須先花時間學習一定的剪輯技術,還得付費購買後製軟體、版權素材或音樂。我相信耗費心血拍攝的你,一定希望自己最後發布的影片能吸引許多的觀看率,這時「好的剪輯可以帶你上天堂」,外包後製就是一個不錯的選項,畢竟術業有專攻,將影片後製委託給剪輯師,能讓你省時又省力的得到想要的成果!
・檔案整理:將拍攝好的畫面整理成主鏡頭(a roll)、補充畫面(b roll),刪除不要的影片素材,這樣不僅之後後製上會比較容易找到素材,如果要外包工作給剪輯師,也能讓剪輯師的工作加速。
・後製軟體、處理:每個人使用的軟體都不同,常見的有付費訂閱制Adobe premiere、一次買斷的Mac專用Final cut或有分為免費和購買的Danvinci Resolve等,另外後製過程中要格外注意版權和輸出格式、編碼,像是YouTube就有建議的上傳編碼設定!
・注意版權:如果在影片中有使用到網路上下載的音樂、影片,請一定要注意有無侵權,剛開始你可能可以使用YouTube Audio Library、或是Pexels等免費的音樂庫和圖庫,相對的,能選擇的數量較少,也容易與他人重複音樂。為了影片的品質可以選擇適合的付費網站購買素材!
因為我們本身並不是全職YouTuber或是以短影音創作維生,我們只能以影像工作室的角度,作為攝影和後製方,提出經營自媒體的一些建議,相信各位看完這篇文章,能在準備的路上更順利,成功成為一名影音創作者!